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 心理危机是指人在受到困难和挫折时,个体变得不会处理或者自己处理不了问题,所发生的心理状态失衡。在一般情况下,要确定心理危机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1、存在重大的事件影响了心理;2、引起急性情绪或认知;3、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如地震后的心理创伤、战争后产生的恐惧和缺乏安全感、失恋时的悲伤茫然若失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成因比较复杂。首先,从整个社会环境的诱因来看,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物质的追求疯狂增长,致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扭曲。比如攀比的风气、享乐主义,使学生们渐渐地变得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同学之间的交往变得功利化,互相攀比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笼罩在校园里的不正当风气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问题之一。同时,我国高校扩招,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生就业竞争也变得非常的激烈,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前几年常见的问题,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社会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方向缺少自信心,这样给大学生自己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 其次,大学是个相对而言更加展现自主学习的地方,大部分学习都是靠自觉和自我发展来拓展学习知识领域,有别于高中的学习状况,学校里的很多社团提供给大学生自我能力展现的平台,有部分埋头于课本知识的学生难以适应,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现象。另外,爱情是人成长的必修课,合理分配恋爱与学习的时间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也不乏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把握不当,承受不了失恋的打击,导致心理发展出现问题的大学生,更有甚者产生极端的情绪,采取报复袭击等行为。 二、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干预 音乐通过旋律的不同、节奏的强弱、音响色彩的变化来表达情意,直接渲染听众的内心。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于人的感觉器官能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起到调节人内心情绪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体会和感受音乐的魅力,可以潜意识地在音乐的陶冶下净化心灵,帮助大学生懂得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心理状态。 如何来合理使用音乐调节心理,用音乐独特的理解方式和对音乐的合理应用来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呢。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部分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人员,开始对高校大学生实施音乐治疗,一些医科大学还设置了“音乐疗法”的专业课程。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心理危机健康指导体制 研究表明,音乐对神经中枢结构,特别是对人脑皮层有直接的影响。音乐的旋律、速度、音调的不同变换,能产生让人镇定安静、轻松愉悦、活跃兴奋等不同的效果,从而达到调节情绪、降压、催眠等作用。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工作的承担者,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提高学生自身认知有着不可缺少的义务。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识别意识,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辅导形式与内容。 (二)建立音乐心理互帮小组 利用能帮就帮、相互团结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工作的开展,多开展音乐社团,通过互相协作的方式方法,可以消除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及困惑、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相互之间通过学习音乐、聆听音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专业音乐人才进行深度辅导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音乐心理治疗师,通过专业的指引与教导,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新的认识,对自我的心理问题的形成缘由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关注,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的能力。应该面对个体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干预与调节活动。大学校园可以利用已有的医疗室或者心理咨询室,灵活运用音乐器材进行音乐治疗。只要室内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墙壁和窗帘选用较柔和平淡的颜色,图案搭配简单合理,都适合进行音乐治疗。 (四)在音乐课上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感 在高校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音乐中的美的要素,让大学生处于音乐的熏陶中,加强对音乐情感的领悟,调节情绪、培养健康的情感,在欣赏音乐意境的过程中进一步升华自己内心的情感。也可在大学生选课系统教育网页中建立音乐治疗网络教育系统,为大学生提供音乐治疗中常用音乐资源并且可以下载和在线视听,用强大的互联网这个共享、咨询、学习平台,来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网络音乐文化。 三、结语 总之,要真正做到音乐对大学生心理的有效干预,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观念,强调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才能努力营造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的浓厚氛围,通过长期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出发,将音乐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里面,更好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