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疏血通注射液对神经危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

0 引言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ouse Thrombosis, DVT)是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后的第三大常见的血管性疾病,自1810年有学者[1]首先报道1 例DVT 患者以来,临床上可见大量关于该病的文献报道。随诊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特别是脑血管病患者,除普遍存在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外,绝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多合并感染、发热、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等多种基础疾病,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高达90%以上;由于原发病病情危重,常掩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以至于不能及早发现,从而忽视了该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导致肺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等严重不良后果,严重时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19 年8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患者DVT 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搜集对象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9 例,根据是否应用疏血通分为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用药组应用生理盐水250 mL 与疏血通注射液6 mL,非用药组常规治疗,连续2 周,纳入标准:(1)偏瘫侧肢体肌力3 级以下;(2)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住院2 周以上。排除标准:(1)入院时无DVT;(2)入院时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3)用药组疏血通应用不足14 d。

1.2 临床资料

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房颤动、高脂血、吸烟史)、临床资料(包括是否出现DVT、发热、胃潴留、低氧血症、心力衰竭)。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在8~36 分,通过计算分别将用药组与非用药患者的评分分为四组,统计各分组中的人数,明确该评分在两组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分布(n, %)APACHE-Ⅱ评分用药组 非用药组例数 比例 例数 比例<15 4 5.97 8 11.11 15~21 25 37.31 28 38.89 22~28 36 53.73 34 47.22 29~36 2 2.99 2 2.78

表2 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n(%)]组别 例数 中位数 z P用药组 67 21(31.34) 0.786 0.096非用药组 72 20(27.78) 0.747 0.087

两组患者入院后2 周内DVT 情况如表3,用药组与非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用药组与非用药组患者DVT 发生情况比较[n(%)]用药组 非用药组情况χ2 P例数 比例 例数 比例有25 37.31 49 68.06 4.087 0.028无42 62.69 23 31.94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关于重症病人的诊断与预防的研究逐渐全面化、细致化,尤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营养缺乏、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使患者受益。由于瘫痪、卧床与制动,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是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2]ICU 患者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80%以上。由于神经危重症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常合并意识不清、瘫痪等,不能配合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Homans 征和Neuhof 征的检查,使其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由该病引发的肺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导致病情更加危重。

APACHE- Ⅱ评 分:1981 年Knuas[3]首 先 提 出 急 性 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是一种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的病情评估表。该评分系统包括急性生理学评分、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涵盖了神经系统病损的严重程度和性质,能够反映出全身各系统的健康状况,它既可以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以用于混合病种。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定量的评价,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4]。有研究表明当评分≥25 分时,病死率显著增高,评分≥35 分时,病死率增至100%[5]。神经危重症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双肺肺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应用APACHE-Ⅱ评分可以客观的反应出患者病情的整体情况。本研究采用患者入院后24 h 内最差的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病情的严重程度上无差异。

DVT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或凝血功能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相关研究于1946 年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病理基础分别是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6]。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已有研究表明高龄[7-8]、神经系统病变部位、瘫痪、深静脉置管、心力衰竭、呼吸机辅助呼吸、感染、低血压、低体温等均为DVT 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重症监护室往往很难避免。DVT形成后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期可并发肺动脉栓塞(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轻者引起患者顽固性低氧血症,严重时导致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晚期则由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即患肢出现肿胀、色素沉着、皮炎,严重者引发皮肤溃疡,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因此,预防DVT 的发生对重症患者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