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和预防
电梯检验属于高空、高危的一项工作,在检验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存在。为了有效防止检验过程发生伤害事故,检验人员应能够熟知电梯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规定来实施检验,确保电梯在检验过程中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从而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1 电梯在检验过程中所潜在的事故伤害
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电梯检验的经历,认为电梯在检验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伤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伤害。
1.1 电气方面的伤害
电梯一般为较大型的电气设备,需要通过电力驱动来实现其需要达到的运载等功能,它有着非常复杂的机械构造和电气系统,为了安全、平稳、精准地按照其设计及使用需求在楼层间运行、停靠、开关门等,各机械零部件和电气元件、装置之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联动和配合。同时,也需要提供安全、快捷的日常运输服务,并在超载、断电、火灾、意外移动、门回路短接等异常情况能够实现其相应的取消服务、就近平层、迫降返基站等功能。电梯的电气系统日益复杂,给检验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难度。现阶段电梯检验大部分功能试验是在电梯运行状态下验证其各项运行控制、安全联锁功能的有效性,存在着更大的电气伤害隐患。此外,由于电梯的电气线路使用环境相对较差,容易出现绝缘劣化的现象,比如,电梯进行安全钳-限速器联动、门回路检测等需要进行短接操作,同时,可能出现现场环境潮湿、绝缘层老化严重、接地不到位、带电体外露等多方面的情况。如检验人员贪图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的测试和检验,极易在检验过程工作中发生电气伤害。
1.2 机械方面的伤害
电梯曳引系统、门系统存在多个旋转、移动的子系统,有着很多机械设备同时配合来实现其功能,在检验过程中都很有可能伤害到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其中最常见的有挤压、剪切、咬入、撞击等。人员在需要经过厅门达到桥顶或者底坑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比如,长时间的骑跨在层站和轿顶之间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层站和底坑之间,这时,如果存在轿厢意外移动就有可能出现剪切的情况,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在电梯井道和底坑项目检验时,检验人员需要在轿顶和底坑进行为时较久的检验和观测等,这时如果出现未佩戴安全帽、站立不当、身体部位超出轿厢范围、不注意井道顶部、不注意轿厢底部、不注意对重装置、不注意井道突出部件或者操作失误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出现身体受到挤压和撞击的情况。电梯检验过程中任何能够旋转、移动的部件都会导致检验人员出现一定的撞击或者咬入的伤害。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近距离检验观测钢丝绳(钢带等)、限速器、曳引系统、张紧装置等的运行状况和设备状况时,存在麻痹大意不小心接触到旋转部件的风险,造成身体部位被曳引轮、轿顶导绳轮咬入的情况,造成身体伤害。
1.3 坠落方面的伤害
电梯检验较多阶段都属于高空作业,需要进入机房、轿顶、地坑等空间进行相关检验项目,都存在坠落伤害的风险,主要有:层门开锁装置检验及进入轿顶时,如果重心不稳、用力不当有可能会不小心从厅门坠入井道;井道相关项目检验时,有时身体需要临时探出轿顶护栏甚至轿厢的范围外,有可能因为重心不稳、护栏老化失效等,造成从轿顶坠落;同时,部分电梯轿顶因装有空调或者设计本身的原因导致轿顶站人空间狭小等容易使人站立不稳或者不易于处理突发情况,存在一定的坠落风险。
1.4 特殊作业条件方面的伤害
容易因为光线较差、环境潮湿易滑、层门部分位置倒刺锋利在进出底坑过程中发生滑落、摔伤和割伤等伤害;机房门、通道及相关附属设施因为不够规范等原因可能存在在人员通过和做实验过程中造成的碰撞等伤害;机房设备存在高低差存在攀爬扶手等存在滑落和摔伤的可能。
2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预防
2.1 电梯检验前的注意事项
检验过程中,所有参与检验的检验人员和安装维保人员都要持证上岗,必须遵守相应的法规法规,对涉及电梯检验领域的各类法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电梯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熟练掌握,对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风险点做到心中有数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电梯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实施检验。在检验开展前,加强与维保人员、使用单位的沟通,对所检设备的现场环境情况和设备状态有初步的判断。若在检验前或者检验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情况,检验人员有权中止检验,要求有关单位落实环境安全工作后实施检验。